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
出处:《谨和大人喜晴》
宋 · 洪咨夔
雨脚如麻日日然,垂成生恐坏丰年。
九重肸蚃通方寸,一点光明遍大千。
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
奄观铚艾霜风晚,重压牛车倍费鞭。
九重肸蚃通方寸,一点光明遍大千。
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
奄观铚艾霜风晚,重压牛车倍费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放晴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丰收的忧虑和欣喜之情。首句“雨脚如麻日日然”形象地写出连日阴雨的密集,接着“垂成生恐坏丰年”表达了对农作物即将成熟却担心雨水过多影响收成的担忧。接下来,“九重肸蚃通方寸”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皇帝的心意能传达至民间,暗示皇恩浩荡,而“一点光明遍大千”则象征着雨过天晴的希望照亮了广袤大地。
“喜动朝行花底散”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行人欢欣于阳光洒落花间,而“愁销野次苇间缘”则通过消除田野间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释然。最后两句“奄观铚艾霜风晚,重压牛车倍费鞭”,诗人想象农夫们在秋末霜风中收割庄稼,虽然辛苦,但想到丰收的喜悦,也就不觉得鞭子沉重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又寓含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