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通山舍远,云接雪田平
出处:《送王先生归南山》
唐 · 司空曙
儒中年最老,独有济南生。
爱子方传业,无官自耦耕。
竹通山舍远,云接雪田平。
愿作门人去,相随隐姓名。
爱子方传业,无官自耦耕。
竹通山舍远,云接雪田平。
愿作门人去,相随隐姓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儒:指读书人。中年:中年时期。
济南生:指济南出生的人。
爱子:疼爱的儿子。
传业:传承学业。
耦耕:两人并耕,这里指亲自耕田。
竹:翠竹。
山舍:山间的房屋。
远:遥远。
云接:白云与之相连。
雪田:被雪覆盖的田野。
平:平坦。
门人:弟子,学生。
去:离开。
相随:跟随。
隐姓名:隐姓埋名。
翻译
读书人中年岁最大,只有济南人还活着。疼爱的儿子正在传承学业,没有做官独自耕田。
翠竹通往遥远的山间小屋,白云连接着平坦的雪地田园。
希望成为他的学生离去,跟随他隐居不露姓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曙创作的《送王先生归南山》。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儒中年最老,独有济南生。"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自己年纪已大,而朋友则是济南地区年龄最长的人。这里的“儒”可能指的是儒林,即士人聚居的地方,暗示诗人和朋友都是饱学之士。
"爱子方传业,无官自耦耕。"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爱子心切,并且即便没有官职,也能自己勤劳地耕作。这不仅展现了朋友的品德,也反映出诗人对朋友的赞赏。
"竹通山舍远,云接雪田平。" 这两句是对南山景色的描写,“竹通山舍”形象地表达了山中的宁静与深远,而“云接雪田平”则描绘了一片雪后清幽的农田景色。
"愿作门人去,相随隐姓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成为朋友的门生,与其一起隐姓埋名,共同过上一段简单而安静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逃避和超脱的心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语言平易近人,但又不失诗意,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淡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