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甚可入梦,暂息在恍惚
出处:《三月初十日夜直 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仰观郁彼苍,星斗挂宫阙。
理乱若不闻,碧海行孤月。
与人家国事,书空徒咄咄。
同舟而遇风,何敢望吴越。
即来忍遽去,插手恐难歇。
倦甚可入梦,暂息在恍惚。
理乱若不闻,碧海行孤月。
与人家国事,书空徒咄咄。
同舟而遇风,何敢望吴越。
即来忍遽去,插手恐难歇。
倦甚可入梦,暂息在恍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仰望星空,感叹国家兴衰之际的孤独心境。"仰观郁彼苍,星斗挂宫阙",诗人抬头看到繁星点点,仿佛宫阙映照在天际,展现出壮丽的夜景,也隐含着朝廷的象征。"理乱若不闻,碧海行孤月",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漠视,如同独自在浩渺的大海上航行,内心孤寂。
"与人家国事,书空徒咄咄",诗人感慨自己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在纸上空谈,发出无奈的叹息。"同舟而遇风,何敢望吴越",比喻自己与国家命运相连,即使面临困难,也不敢轻易放弃。"即来忍遽去,插手恐难歇",诗人表达出想要有所作为但又深知困难重重,难以抽身的矛盾。
最后两句"倦甚可入梦,暂息在恍惚",诗人疲惫至极,只能在梦境中寻求片刻的安宁,流露出深深的疲倦和迷茫。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抒怀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个人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