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沾衣贫路客,啼苦失巢禽全文

沾衣贫路客,啼苦失巢禽

出处:《秋雨书事
宋 · 张耒
荏苒岁云暮,空山朝夕阴。
可堪连日雨,并作晚秋霖。
萧飒三川合,凄凉八月深。
衰荷啼卧水,怨叶泣辞林。
径滑蓬蒿长,庭荒苔藓侵。
远声连促织,疏滴和清砧。
灯暗残更梦,闺寒向晓衾。
沾衣贫路客,啼苦失巢禽
天接岗峦近,云连草树深。
川容千仗肃,溪力万艘沉。
红湿梨垂颊,黄沾菊破金。
苑荒怀古恨,楼远望乡心。
碧涨池中浪,青藏云外岑。
客城阴燐走,败舍湿蜗寻。
骑省惊衰飒,荆州叹滞淫。
恨饶经暑扇,冷入补衣针。
懒学书高阁,驱愁酒细斟。
离忧殊未阕,怅望一长吟。

拼音版原文

rěnrǎnsuìyúnkōngshāncháoyīn

kānliánbìngzuòwǎnqiūlín

xiāosānchuānliángyuèshēn

shuāishuǐyuànlín

jìnghuápénghāochángtínghuāngtáixiǎnqīn

yuǎnshēngliánzhīshūqīngzhēn

dēngàncángèngmèngguīhánxiàngxiǎoqīn

zhānpínshīcháoqín

tiānjiēgǎngluánjìnyúnliáncǎoshùshēn

chuānróngqiānzhàngwànsōuchén

hóng湿shīchuíjiáhuángzhānjīn

yuànhuāng怀huáihènlóuyuǎnwàngxiāngxīn

zhǎngchízhōnglàngqīngcángyúnwàicén

chéngyīnlínzǒubàishè湿shīxún

shěngjīngshuāijīngzhōutànzhìyín

hènráojīngshǔshànlěngzhēn

lǎnxuéshūgāochóujiǔzhēn

yōushūwèiquèchàngwàngchángyín

注释

荏苒:时间匆匆。
岁云暮:年终将至。
空山:无人的山。
朝夕阴:早晚阴沉。
可堪:怎能忍受。
晚秋霖:晚秋连绵雨。
衰荷:凋谢的荷花。
啼卧水:在水中哭泣。
蓬蒿:杂草。
苔藓侵:苔藓侵入。
促织:蟋蟀。
疏滴:稀疏的雨滴。
闺寒:闺房寒冷。
向晓衾:迎接拂晓的被子。
沾衣:打湿衣服。
失巢禽:失去家园的鸟儿。
岗峦:山峰。
草树深:草木茂盛。
川容:河流景象。
溪力:溪流的力量。
红湿梨:熟透的红梨。
破金:在雨中显得金黄。
苑荒:园林荒废。
楼远:远方的楼阁。
碧涨:水位上涨。
青藏:青翠的山峰。
湿蜗:潮湿的蜗牛。
骑省:京城官署。
荆州:地名,此处指荆州地区。
经暑扇:经过整个夏天的扇子。
冷入:感到寒冷。
书高阁:在高阁读书。
驱愁:驱散愁绪。
离忧:离别之忧。
怅望:惆怅地凝望。

翻译

时光匆匆接近年底,空山早晚阴云密布。
连日阴雨不断,仿佛晚秋的持久降雨。
三川的景色萧瑟,八月的深秋更加凄凉。
凋零的荷花在水中哭泣,枯叶从树林中悲鸣。
小径湿滑,杂草丛生,庭院荒芜,苔藓蔓延。
远处虫鸣与稀疏的雨滴伴着砧声。
灯光昏暗,夜已深,闺房寒冷,薄被难挡。
贫穷的旅人衣裳湿透,失巢的鸟儿哀啼不止。
天空与山峦相连,云雾笼罩草木深处。
河流宽阔,水面平静如千军列阵,溪流力量大得足以让船只沉没。
熟透的梨子挂满枝头,黄色的菊花在雨中显得金黄。
荒废的园林引发怀古之思,远方的楼阁勾起思乡之情。
池塘水位上涨,青翠的山峰藏于云外。
孤城磷火闪烁,破败房屋角落有蜗牛爬行。
京城官署令人感叹衰老,荆州滞留的人们哀叹不已。
暑气虽过,但遗憾的是扇子无用,寒意却透过补衣针刺骨。
懒得学习高雅的书法,只能借酒消愁,慢慢酌饮。
离别的忧愁还未消减,惆怅中长吟以抒发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和内心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叹,以及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的无奈。

首先,“荏苒岁云暮”一句,便设定了整体的秋末氛围。接着“空山朝夕阴”、“可堪连日雨”等语,通过对山川阴霾和连绵细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情调。

在自然景象中,诗人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如“衰荷啼卧水,怨叶泣辞林”、“径滑蓬蒿长,庭荒苔藓侵”,这些形象生动的词句,既描绘了秋天植物的凋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在后续部分,“远声连促织,疏滴和清砧”等语,再次强化了秋夜的静谧与孤寂。同时,“沾衣贫路客,啼苦失巢禽”则显示了诗人对旅途中的辛酸和无家可归的感受。

通过“天接岗峦近,云连草树深”等句子,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也反映出他内心世界的复杂和丰富。紧接着,“川容千仗肃,溪力万艘沉”则描绘了秋天河流的壮阔与深邃。

在最后部分,“红湿梨垂颊,黄沾菊破金”等语,通过对果实和花朵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隐喻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哲思。随后的“苑荒怀古恨,楼远望乡心”、“碧涨池中浪,青藏云外岑”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构建了一幅丰富多彩、意蕴深长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