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
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
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
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
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
只将枣柏荐斋钵,我来阎浮非著味。
自然光明生齿牙,我谈辞章皆实义。
佛子授汝以显诀,一言便足超十地。
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有离异。
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
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
作大佛事遍尘刹,华藏界中容顿辔。
以空为坐礼十身,以愿为舌说千偈。
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
稽首世间妙莲华,愿常清净出泥滓。
鉴赏
此诗《枣柏大士画像赞》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描绘了一位形象生动、智慧超群的大士形象。诗中通过一系列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大士的非凡品质与精神境界。
首句“须眉如画颀而美”,以绘画般的细腻笔触描绘了大士的外貌之美,不仅形体高大,而且气质出众。接着,“风神如秋气奇伟”进一步强调了大士内在的非凡气质,如同秋天的清气一般,既深邃又壮阔。
“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两句,暗示大士一生追求的归宿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即使在忙碌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宁静。接下来,“翛然跣足散衣行”描绘了大士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穿着朴素,行动洒脱,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智智用中不乖体”表明大士智慧与行为的和谐统一,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正直。“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则表达了大士不受世俗束缚、生命无限的境界。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通过动物与女性的象征,进一步阐述了大士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不受外界情感的干扰。接下来,“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强调了大士通过日常言行传播真理,以实际行为体现佛法的真谛。
“只将枣柏荐斋钵,我来阎浮非著味”表现了大士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仅以简单食物满足基本需求,不追求世俗的享受。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大士智慧的敬仰,认为其言语皆蕴含深刻的意义。
“佛子授汝以显诀,一言便足超十地”赞扬了大士传授佛法的智慧与力量,一言一行皆能引领众生超越凡尘,达到更高的境界。
“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有离异”提醒人们要顺应内心的智慧,避免被无明(无知或迷惑)所左右,否则会导致内心的分裂与矛盾。
“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通过比喻,说明圣贤的智慧源自于对戒律、定力与智慧的深入观察与实践,而非简单的知识积累。
“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表达了大士具有普世的慈悲与智慧,能够迅速引导他人领悟宇宙真理。
“作大佛事遍尘刹,华藏界中容顿辔”描绘了大士在广大世界中进行宏大的佛法事业,其影响力遍及每一个角落,如同华藏界的广阔空间,容纳了所有众生。
“以空为坐礼十身,以愿为舌说千偈”强调了大士以虚空为坐垫,以愿望为语言,通过无数颂歌传递佛法。
“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通过花与水滴的比喻,展示了大士言语的丰富与深邃,如同春天的花朵般充满生机,又如同大海的味道般深不可测。
最后,“稽首世间妙莲华,愿常清净出泥滓”表达了对大士的崇敬之情,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莲花般纯洁,远离世俗的污浊。
整首诗通过对大士形象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深邃的智慧以及对众生的慈悲之心,同时也传达了佛教的核心教义,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