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寥寥日避席,烈烈风欺幔全文

寥寥日避席,烈烈风欺幔

宋 · 王安石
薄饭午不羹,空炉夜无炭。
寥寥日避席,烈烈风欺幔
谓予勿恶此,何为向子叹。
长年客尘沙,无妇助亲爨。
寒暄慰白首,我弟才将冠。
邅回岁又晚,想见淮湖漫。
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
田园在戮力,且欲归锄灌。
行矣子诚然,光阴未宜玩。
负米力有馀,能无读书伴。

拼音版原文

báofàngēngkōngtàn

liáoliáolièlièfēngmàn

wèièwèixiàngtàn

chángniánchénshāzhùqīncuàn

hánxuānwèibáishǒucáijiāngguān

zhānhuísuìyòuwǎnxiǎngjiànhuáimàn

rényǎngsāngōnghuàn

tiányuánzàiqiěguīchúguàn

xíngchéngránguāngyīnwèiwán

yǒunéngshūbàn

注释

薄饭:简单饭菜。
无炭:没有木炭。
寥寥:稀疏。
烈烈:强烈。
谓:说。
恶:厌恶。
长年:长久。
亲爨:亲自做饭。
冠:二十岁。
邅回:曲折。
淮湖:淮河湖泊。
漫:广阔。
一日养:一日生计。
三公:高官厚禄。
戮力:共同努力。
归锄灌:回归农耕。
诚然:确实。
光阴:时间。
负米:背米回家。
读书伴:读书的朋友。

翻译

午餐仅粗食,夜晚炉中无炭火。
白天稀疏度日,烈风吹过掀动帷幔。
告诉我并非厌恶此境,为何向我叹息连连。
长久在外漂泊,家中无人帮煮炊烟。
寒暖问候白发人,小弟刚及弱冠年。
岁月蹉跎已近岁末,想象淮河湖面浩渺无边。
古人即使贫寒,也不愿用官位换一日温饱。
田园劳作需同心,暂且归去耕种灌溉。
你确实该如此,时光不应虚度。
背米力足,难道没有书卷为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秀才在寒冷的季节里准备返回家乡的情景。开篇“薄饭午不羹,空炉夜无炭”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秀才生活的贫困和艰难,没有足够的食物和取暖的柴火。接着,“寥寥日避席,烈烈风欺幔”进一步描绘了严寒的天气,使人不得不躲避在屋内。

“谓予勿恶此,何为向子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状况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渴望。紧接着,“长年客尘沙,无妇助亲爨”则是对远离家乡多年的游子生活的一种反思,缺乏家庭温暖的支持。

“寒暄慰白首,我弟才将冠。”这里的“白首”指的是年迈之人,而“我弟才将冠”则是说诗人的兄弟即将成婚,这两句表达了对家中长辈和兄弟的牵挂,以及对家庭生活的一种向往。

下文,“邅回岁又晚,想见淮湖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自然风光的怀念之情。随后,“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这一句引用古人的观点,强调了一日之计重于千金,暗示着诗人珍视每一点时间和精力。

“田园在戮力,且欲归锄灌。”诗人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返回田间劳作的愿望。紧接着,“行矣子诚然,光阴未宜玩”则是说即将踏上归途,但天气条件不允许过于悠闲。

最后,“负米力有馀,能无读书伴。”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在物资上有一定的准备,同时也强调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即使是在艰难的生活中,也要坚持文化和精神上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贫困生活的描写,表现了秀才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知识与学问的重视。诗人以深刻的情感和真挚的笔触,展现了一位士子在逆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