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
宋 · 李廌
东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
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
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
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
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
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
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
后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
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
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
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
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
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
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
后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
注释
人:人们。志向:梦想。
契:契合。
适:心意。
胡:怎么。
英英:杰出。
声闻:名声。
寰海:四海。
婆娑:穿梭。
诸侯邦:各国。
亮:实现。
余:我。
寸有长:微不足道。
葑菲:微小的事物。
佛宫:佛寺。
秉烛:手持蜡烛。
飞盖:车马。
松风:松树间的风。
天籁:自然的声音。
后夜风雨:深夜风雨。
鬼神:神秘力量。
翻译
来自东西南北的人们,各自怀揣着梦想。一句话契合了心意,纠结如何能解开。
杰出的宾客坐在上席,名声响彻四海。
穿梭于各国之间,还未实现宏图大志。
我虽微不足道,却误以为能得到赏识。
山中的佛寺空寂,手持蜡烛聚众而来。
欢歌笑语触动松风,声音如天籁从山谷传出。
深夜风雨交加,恐怕只有鬼神相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开篇“东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方向,而“我”所选择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紧接着,“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则透露了这种选择背后的复杂情感和内心的挣扎。
“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中的“英英”,形容隐逸之人的高洁品格,而“声闻著寰海”则显示其影响力非凡。然而,“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贵的看法,即便不愿涉足,但也并未完全摆脱。
“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中的“寸有长”,象征着诗人的才能或见识,而“葑菲误见采”则可能是对自己才华未被世人赏识的感慨。接下来的“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描绘了一种宁静而超脱尘世的生活场景。
“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心灵的寄托。最后,“后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乃至超自然力量之间的默契。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生活与世俗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