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何时来,欲作飞升计
出处:《鲁直上东坡古风坡和之因次其韵 其二》
宋 · 张九成
浮筠云海上,时作钟磬声。
政似月中桂,不比首阳苓。
蓬莱日月长,顷刻已千龄。
群仙集其下,谈笑得长生。
回首看尘世,秋瓜易落蒂。
青鸾何时来,欲作飞升计。
众真问平安,此诗烦送似。
政似月中桂,不比首阳苓。
蓬莱日月长,顷刻已千龄。
群仙集其下,谈笑得长生。
回首看尘世,秋瓜易落蒂。
青鸾何时来,欲作飞升计。
众真问平安,此诗烦送似。
注释
浮筠:比喻轻盈的竹子。云海上:形容高远的天空。
钟磬声:象征清静或仙音。
月中桂:象征高洁。
首阳苓:指首阳山的苦药,这里借指世俗生活。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千龄:千年。
群仙集:众多神仙聚集。
长生:永生。
尘世:人间。
青鸾:神话中的神鸟。
飞升计:升天成仙的计划。
众真:众多仙人。
烦送似:麻烦你转达。
翻译
浮在云端的竹子像海上的孤舟,时而响起钟磬的悠扬声。它如同月亮中的桂花,不同于首阳山的苦苓。
蓬莱仙境的时光漫长,转眼间已度过千年的岁月。
众多仙人聚集在此,谈笑之间就能获得永恒的生命。
回望人间,秋天的瓜果容易脱落蒂头。
青鸾何时能来,我计划着羽化飞升。
众位仙真向我问候平安,烦请你将这首诗传递给他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鲁直上东坡古风坡和之因次其韵(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助仙境意象表达个人抱负与超脱尘世愿望的诗篇。
诗人开篇“浮筠云海上,时作钟磬声。”这里通过“浮筠”这一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飘逸超凡的氛围。钟磬之声则象征着一种清澈、纯净的境界。
接着,“政似月中桂,不比首阳苍。”诗人将自己的品格比喻为月宫中的桂树,高洁无暇,而不愿与世间凡俗相提并论。这里的“桂”和“苍”,分别代表了高贵和低贱,是对自己品质的自信表达。
“蓬莱日月长,顷刻已千龄。”此处运用了道教中的仙境蓬莱,形容时间流逝的快与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进入仙境后对时间感知的变化,即便是短暂的停留也能等同于千年。
“群仙集其下,谈笑得长生。”这一句则描绘了仙人们聚集在蓬莱山下的景象,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笑语都是通往长生的秘诀。诗人通过这样的场景,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回首看尘世,秋瓜易落蒂。”诗人在这里回望尘世,用秋瓜比喻世间事物的轻易凋零,以此强调出尘世的无常和渺小。
“青鸾何时来,欲作飞升计。”青鸾作为传说中神鸟的形象,这里代表着仙界的使者。诗人在询问这个使者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脱离凡尘、飞升成仙的愿望。
最后,“众真问平安,此诗烦送似。”诗中的“众真”指的是一群修炼之士或神仙,他们之间相互关心,询问彼此的平安。诗人通过这句诗,将自己的作品比作一种礼物,希望它能带给读者某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平静。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仙境意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个人品格的自信与对尘世无常的感慨。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