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清嶂合,幡脚翠岚侵
出处:《妙觉山用老溪宝叶二僧韵 其二》
宋 · 胡仲弓
庵居天半壁,古道拟山阴。
风劲松须落,石高泉眼深。
钟声清嶂合,幡脚翠岚侵。
二妙堪名世,诗人曾赏音。
风劲松须落,石高泉眼深。
钟声清嶂合,幡脚翠岚侵。
二妙堪名世,诗人曾赏音。
注释
庵居:指建在山上的小屋。拟:仿佛,类似。
山阴:山的北面,这里指山阴古道。
劲:强烈,猛烈。
松须落:松树落叶。
石高:石头高耸。
泉眼深:泉水源头深邃。
钟声:寺庙中的钟声。
清嶂:清澈的山峰。
幡脚:经幡的下端。
翠岚:翠绿的山岚。
二妙:两位杰出的人物。
名世:闻名于世。
诗人:文学创作者。
赏音:欣赏,赞赏。
翻译
庵居建在半山腰,仿佛古道通往山阴。强劲的风吹过,松树落叶纷纷,石头高耸,泉水源头幽深。
钟声悠扬,回荡在青翠的山峦间,经幡随风飘动,翠色侵染山岚。
这两位高人堪称世间瑰宝,诗人也曾被他们的风采所吸引,欣赏其才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庵舍的静谧景象,宛如一幅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山水画卷。"庵居天半壁"写出了庵舍坐落在高山之巅,显得超凡脱俗。"古道拟山阴"则暗示了古朴的道路蜿蜒曲折,如同山阴小径,富有历史感。
"风劲松须落"描绘了山风强劲,松树落叶,显示出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力量。"石高泉眼深"进一步刻画了山石峻峭,泉水幽深,增添了神秘与静谧的气氛。
"钟声清嶂合"描绘出庵中钟声悠扬,回荡在山间,与周围的清幽山峰相映成趣。"幡脚翠岚侵"则以翠绿的山岚侵染着幡影,增添了动态的色彩。
最后两句"二妙堪名世,诗人曾赏音"是对庵中两位僧人的赞美,称他们为世间罕见的才俊,暗示他们的修行与才华得到了诗人的赞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庵居环境和自然景观,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体现了宋代理学与山水诗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