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轩有奇趣,云峰可当山
出处:《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金 · 赵秉文
琳宫杂蛙黾,颇厌鼓吹喧。
既久少人事,却爱幽居偏。
南轩有奇趣,云峰可当山。
一雨溪水涨,稍稍鱼鸟还。
我亦乐其乐,可为静者言。
既久少人事,却爱幽居偏。
南轩有奇趣,云峰可当山。
一雨溪水涨,稍稍鱼鸟还。
我亦乐其乐,可为静者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诗人赵秉文在金代创作了《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首句“琳宫杂蛙黾,颇厌鼓吹喧”,以“琳宫”象征高雅的居所,而“蛙黾”则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世俗的喧嚣。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嘈杂环境的厌倦,暗示他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接着,“既久少人事,却爱幽居偏”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独处幽静之所的喜爱。这里的“少人事”不仅指人烟稀少,更暗含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之意。
“南轩有奇趣,云峰可当山”则描绘了一个充满趣味与美景的南轩,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是真正的山峦,营造出一种超脱凡俗、与世隔绝的意境。
“一雨溪水涨,稍稍鱼鸟还”两句,通过一场雨后溪水上涨,鱼鸟重新回到溪边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和生命活力的赞美。
最后,“我亦乐其乐,可为静者言”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示自己也乐于享受这份宁静与快乐,愿意将这份感受传达给那些追求心灵宁静的人们。这不仅是对自身心境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邀请,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带来的平和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