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全文

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唐 · 刘禹锡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注释

苏州刺史:指苏州的地方长官。
例能诗:向来有作诗的才能。
西掖:古代皇宫中的重要官署。
左司:官职名,此处指代替了原来的西掖官员。
二八城门:指城门对称排列,通常指城门数量。
五千兵马:形容规模较大的军队。
水通山寺:水路直通到山上的寺庙。
虹桥:横跨水面的桥梁。
斗百草:古代的一种诗歌比赛,以花草为题。
欠西施:缺少像西施那样的才情。

翻译

苏州刺史向来擅长作诗,如今西掖换成了左司任职。
城门大开,道路畅通,五千兵马簇拥着旗帜前行。
水路直通山寺,乐声悠扬,队伍中骑兵过桥,剑戟相伴。
如果与吴王比试百草诗才,恐怕还是缺少了西施这样的才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绘了苏州刺史例能在任内举行的一次盛大活动。开篇“二八城门开道路”写出了节日的热闹场面,数字“二八”可能指的是特定的日期或是象征性的数量,代表着隆重和庄严。“五千兵马引旌旗”则展示了仪式上的威武与壮观。

诗人通过“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军队在山寺旁边行进时,可能伴随着乐声,而骑兵则穿越了虹桥,剑戟随之摇曳,表现出一种英武的气势。

最后两句“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则带有一丝玩笑和自谦之意。诗人可能在表达,即使是与历史上的吴王争斗,也不如眼前这次盛会,暗示了对当前政权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