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债避贫何碍,偶把书看倦即眠
出处:《六十自遣六首》
清 · 周在镐
强求名利笑徒然,富贵从来权在天。
运到穷时休妄进,路难行处莫争先。
但无债避贫何碍,偶把书看倦即眠。
退一步思心自适,儿顽当作是儿贤。
运到穷时休妄进,路难行处莫争先。
但无债避贫何碍,偶把书看倦即眠。
退一步思心自适,儿顽当作是儿贤。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淡泊的人生观,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对名利、富贵、命运以及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强求名利笑徒然”,表达了对过分追求名利的讽刺与否定。名利虽诱人,但最终往往徒劳无功,这反映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力有限的深刻理解。
接着,“富贵从来权在天”一句,强调了富贵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而是受到命运的支配。这种宿命论的观点,既是对现实无奈的接受,也是对个人努力与命运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运到穷时休妄进,路难行处莫争先”,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在逆境中的智慧选择。当面临困境时,不应盲目前进,而应审时度势,避免不必要的冒险。在艰难的道路上,也不必急于争先,保持冷静与耐心更为重要。
“但无债避贫何碍,偶把书看倦即眠”,这两句则体现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不为债务所累,即使贫穷也无妨;偶尔读书疲劳便休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节奏的合理安排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最后,“退一步思心自适,儿顽当作是儿贤”,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退一步思考,可以让自己更加心安理得;对待孩子的教育,不必过于苛求,顺其自然,孩子能成为自己的贤者,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哲理性的论述,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保持平和的心态,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