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腼未亡人,敢当称寿辞
出处:《为区母陈太君寿》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妾心非朝露,不为白日晞。
芙蓉负霜死,不作浮萍移。
寒苦四十年,春阳无见期。
伯姬蹈汤火,高行毁容辉。
百尔君子怀,两髦怜我仪。
有腼未亡人,敢当称寿辞。
所愿为蜉蝣,泉下早同归。
芙蓉负霜死,不作浮萍移。
寒苦四十年,春阳无见期。
伯姬蹈汤火,高行毁容辉。
百尔君子怀,两髦怜我仪。
有腼未亡人,敢当称寿辞。
所愿为蜉蝣,泉下早同归。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为区母陈太君寿(其二)》。诗中以“妾”自称,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坚韧不拔、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通过“芙蓉负霜死,不作浮萍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在严冬中依然挺立的荷花,象征着即使面对生命的严酷考验,也绝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和尊严。
“寒苦四十年,春阳无见期”,表达了诗人历经四十年的艰苦岁月,渴望春天的温暖与希望。而“伯姬蹈汤火,高行毁容辉”则赞美了伯姬(可能是指陈太君)在困难中展现出的高尚行为和光辉形象,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强。
“百尔君子怀,两髦怜我仪”一句,表达了对周围君子的理解与尊重,以及对自己礼仪的珍视。最后,“有腼未亡人,敢当称寿辞。所愿为蜉蝣,泉下早同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希望能够与陈太君在另一个世界重逢,共同度过永恒的时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