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偶然及幽事,遣送初不惜全文

偶然及幽事,遣送初不惜

出处:《何德器赠太湖石
宋 · 曾几
爱山已成痴,爱石又成癖。
徒闻有丝溪,时复梦灵壁。
太湖只在眼,曾未收寸碧。
多自五岭来,仍烦百书索。
何侯小峥嵘,湖水深处得。
苍润波涛馀,巉岩鬼神力。
摩挲复湔洗,攘取畏宾客。
偶然及幽事,遣送初不惜
俄顷交定盟,欢焉慰岑寂。
夺君书几间,坐我洞庭侧。
持还岂人情,藏去有惭色。
苦乏仇池篇,如何满高直。

拼音版原文

àishānchéngchīàishíyòuchéng

wényǒushímènglíng

tàizhīzàiyǎncéngwèishōucùn

duōlǐngláiréngfánbǎishūsuǒ

hóuxiǎozhēngróngshuǐshēnchù

cāngrùntāo
chányánguǐshén

jiānrǎngwèibīn

ǒurányōushìqiǎnsòngchū

éqǐngjiāodìngménghuānyānwèicén

duójūnshūjiānzuòdòngtíng

chíháirénqíngcángyǒucán

chóuchípiānmǎngāozhí

注释

痴:极度的迷恋。
癖:强烈的爱好。
丝溪:传说中的美溪。
灵壁:著名的灵璧石。
寸碧:一小片碧绿。
五岭:南方的五个山脉。
书:这里指代石头。
索:寻找。
峥嵘:奇特不凡。
湖水深处:隐秘的地方。
苍润:青翠湿润。
巉岩:险峻的岩石。
攘取:抢夺。
畏宾客:担心被他人看见。
幽事:隐秘的事物。
遣送:赠送。
俄顷:片刻。
岑寂:寂静孤独。
书几间:书籍众多。
洞庭侧:洞庭湖边。
持还:归还。
藏去:收藏。
仇池篇:比喻珍贵的诗文。
高直:高度评价或价值。

翻译

对山的热爱已到了痴迷的程度,对石头的喜爱又成了无法割舍的嗜好。
只是听说有丝溪,时常在梦中见到那灵璧的美景。
虽然太湖近在眼前,却从未真正领略过它的碧波万顷。
石头大多来自五岭之地,还得劳烦友人多方搜寻。
哪位侯爷能寻得这微小而峥嵘的奇石,它深藏于湖水之中。
石头饱经沧桑,仿佛波涛余韵,鬼斧神工般峻峭。
抚摸清洗后,虽怕被他人觊觎,但还是忍不住想要拥有。
偶尔触及这些隐秘的事物,即使送出也毫不吝惜。
瞬间我们心意相通,这份欢乐足以驱散孤独。
你借给我的书,如今占据了我的洞庭之侧。
归还时心中有愧,因为不舍得将它们留在身边。
遗憾的是缺乏仇池那样的佳作,如何能满足我对它们的珍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何德器赠太湖石》,表达了诗人对石头艺术的热爱和对友人所赠太湖石的珍视之情。首句“爱山已成痴,爱石又成癖”直接揭示了诗人对山水石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不仅向往丝溪和灵壁的奇石,更是对太湖石有着极高的期待,然而“太湖只在眼,曾未收寸碧”,表明他未能亲自获取。

诗人感激友人何侯赠予一块峥嵘不凡的太湖石,“湖水深处得”,暗示此石来历非凡,经过湖水的洗礼,显得“苍润波涛馀,巉岩鬼神力”。他对石头的呵护备至,既“摩挲复湔洗”,又担心他人觊觎,不敢轻易示人。“攘取畏宾客”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石头的珍视程度。

得到这块石头后,诗人感到“欢焉慰岑寂”,石头成为了他在寂寞中的心灵寄托。然而,他意识到自己“持还岂人情,藏去有惭色”,因为接受这样的厚礼,心中有愧。最后,他以“苦乏仇池篇,如何满高直”作结,表达了对友人无私赠石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对更高雅的艺术品——如仇池石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石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石头艺术的独特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