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
出处:《罪所留系寄张十四》
唐 · 刘长卿
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
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
因书欲自诉,无泪可潸然。
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
因书欲自诉,无泪可潸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君:对方。冤深:深重的冤屈。
冶长:古代贤者,指董仲舒,因直言获罪。
夷甫:王衍,以清谈著名,不重视实际事务。
直道:正直的道路,比喻公正之道。
愁容:忧愁的表情。
自诉:倾诉自己的心事。
潸然:流泪的样子。
翻译
很久没有见到你了,心中的冤屈和深情未能传达。冶长这样的贤者只是因为小事获罪,像王衍那样的人怎会把金钱看得重。
正直的道路在哪里?连镜子都怜悯我愁苦的面容。
我写下这些想要倾诉,却已无泪可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久违不见、心怀怨恨却又无从倾诉的情感。诗中“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两句直接抒发了这种情绪,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苦楚。
"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一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感到自己被误解甚至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冶字暗示了一种转化或变质的过程,而“夷甫”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工具,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悲哀。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一句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同情。这里的“直道”可能指的是直接地问询上天,而“愁容”则形容诗人的愁苦面容,镜子作为反射真实情感的工具,即使是无生命的镜子也能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虑。
最后,“因书欲自诉,无泪可潸然”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写作来倾诉自己的苦楚,但却已到了无法流下眼泪的地步,泪水耗尽,这种情感已经达到极致。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和物象的巧妙借用,传达了诗人复杂而强烈的情绪,是一首表达相思与怨愁交织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