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烽夜火岂虚日,左触右蛮皆战场
出处:《乱后寄兄》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万井中原半犬羊,纵横大剑与长枪。
昼烽夜火岂虚日,左触右蛮皆战场。
丁鹤未归辽已冢,杜鹃犹在蜀堪王。
此生不识连昌乐,目送孤鸿空断肠。
昼烽夜火岂虚日,左触右蛮皆战场。
丁鹤未归辽已冢,杜鹃犹在蜀堪王。
此生不识连昌乐,目送孤鸿空断肠。
鉴赏
这首诗《乱后寄兄(其二)》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万井中原半犬羊,纵横大剑与长枪。”开篇即以“万井”形容人口众多的地区,却因战乱而变得荒凉,如同“犬羊”般混乱不堪。接着“纵横大剑与长枪”则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剑与枪横陈于地,象征着暴力与杀戮的肆虐。
颔联“昼烽夜火岂虚日,左触右蛮皆战场。”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的持续与无处不在,无论是白日还是夜晚,烽火连天,战火不断。同时,“左触右蛮”则暗示了战争的范围广泛,不仅限于某一特定区域,而是整个中原大地都成为了战场。
颈联“丁鹤未归辽已冢,杜鹃犹在蜀堪王。”通过“丁鹤未归”和“杜鹃犹在”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乱中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哀伤之情。“辽已冢”意味着亲人已逝,无法归来;“蜀堪王”则暗示了故乡的荒凉与破败,杜鹃鸟仍在啼叫,却无人听懂其哀鸣。
尾联“此生不识连昌乐,目送孤鸿空断肠。”诗人感叹自己这一生未曾体验过和平宁静的生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孤独的大雁飞过,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