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为行露侵,莫与双鸳齿
出处:《节妇操为贾妻作》
元末明初 · 戴良
父母嫁妾时,遗妾双鸳绮。
双鸳既同生,亦复与同死。
当知妾有夫,结言亦如此。
妾夫今在远,妾身今独止。
恐为行露侵,莫与双鸳齿。
饮恨赴长川,川竭恨乃已。
双鸳既同生,亦复与同死。
当知妾有夫,结言亦如此。
妾夫今在远,妾身今独止。
恐为行露侵,莫与双鸳齿。
饮恨赴长川,川竭恨乃已。
鉴赏
这首诗《节妇操为贾妻作》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以一位坚守贞洁的女性形象为主线,描绘了她面对外界诱惑和内心挣扎的复杂情感。
诗中首先描述了这位女性在父母将她嫁予他人时,被遗留下了一块绣有双鸳鸯图案的锦绮,象征着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接着,通过“双鸳既同生,亦复与同死”这句话,强调了她愿意与心爱之人共生死的决心。然而,现实却让她面临丈夫远在他方,自己孤身一人的情况,这无疑是对她贞洁信仰的巨大考验。
“恐为行露侵,莫与双鸳齿”一句,表达了她担心自己的贞洁受到外界诱惑的侵蚀,如同害怕双鸳鸯的牙齿被露水侵蚀一般。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焦虑和对贞洁的极度珍视。
最后,“饮恨赴长川,川竭恨乃已”则揭示了她面对无法克服的困境时,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贞洁和尊严。这种极端的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贞洁观念的严苛要求以及女性在面对道德压力时的无奈与决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古代女性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为了维护贞洁而做出的艰难抉择和牺牲,展现了她们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