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静似太古,黄葛虽鲜难顺流
出处:《广落花诗三十首》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杜陵颠狂恼不休,涪翁含笑增春羞。
他春未必如此日,枝上而今已陌头。
青山一静似太古,黄葛虽鲜难顺流。
韶光转毂无终极,辨此何为不散愁。
他春未必如此日,枝上而今已陌头。
青山一静似太古,黄葛虽鲜难顺流。
韶光转毂无终极,辨此何为不散愁。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广落花诗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二首,以杜陵(即长安)的春天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杜陵颠狂恼不休”描绘了杜陵春色的热烈与纷繁,似乎令人感到困扰;“涪翁含笑增春羞”则借涪翁的形象,暗示春光虽美,却也带有一丝讽刺或无奈。
接下来,“他春未必如此日,枝上而今已陌头”通过对比,指出眼前的春光虽好,但未来的春天未必能如此鲜明,暗示了时光易逝,人事如梦的主题。“青山一静似太古,黄葛虽鲜难顺流”进一步强调自然的静谧和时间的无情,即使青山静美,黄葛鲜艳,也无法阻挡岁月的流逝。
最后两句“韶光转毂无终极,辨此何为不散愁”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韶华易逝、无法挽留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认为无论怎样都无法消除心中的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