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索丁奇翻戊校,几烹丙穴侑辛盘
出处:《通川感事》
明 · 林俊
老销髀肉愧征鞍,目对人心日转难。
尽索丁奇翻戊校,几烹丙穴侑辛盘。
马鸣路黑边麈满,巷哭堂深短烛寒。
惆怅乱阶谁首事,范阳无地葬衣冠。
尽索丁奇翻戊校,几烹丙穴侑辛盘。
马鸣路黑边麈满,巷哭堂深短烛寒。
惆怅乱阶谁首事,范阳无地葬衣冠。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俊的《通川感事》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首句“老销髀肉愧征鞍”描绘了年老体衰的人感叹岁月流逝,无法再骑马征战,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责。次句“目对人心日转难”则揭示了面对人心惶惶、世事艰难的社会现实,诗人感到愈发困惑和无力。
第三句“尽索丁奇翻戊校”暗示了社会动荡,人才被频繁调动,秩序混乱;“几烹丙穴侑辛盘”则借烹饪之词,暗指战乱频仍,百姓生活困苦,连祭祀都显得凄凉。接下来,“马鸣路黑边麈满”描绘了战马嘶鸣、道路尘土飞扬的战争场景,而“巷哭堂深短烛寒”则渲染出家破人亡、哀鸿遍野的悲惨气氛。
最后两句“惆怅乱阶谁首事,范阳无地葬衣冠”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的失望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于没有安身之地的悲哀,暗示了对故乡范阳(可能指代京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绝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明朝末期社会动荡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