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
出处:《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宋 ·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注释
南园:洛阳某处园林。或说即司马光洛阳府第花园。
诘(jié)朝:次晨。
鲜于子骏:鲜于侁(1019-1087年)字子骏,阆州(今四川阆中)人。
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进士,历官至集贤殿修撰。
范尧夫(1027-1101年):范仲淹次子范纯仁,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
哲宗朝曾拜相。
彝叟:范仲淹第三子范纯礼(1031-1106年)字,曾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擢尚书右丞。
青春:即春季。
阕:终,止。
中宵(xiāo)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万象: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景象。
群动:指宇宙间的一切声响,陶渊明《饮酒》诗:“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
玉壶冰:比喻晶莹、澄澈、高洁。
未应:一作“未足”。
翻译
偏僻的南园让人仿如身处春深时节,多日积雨停歇后,寒气袭人衣裳。半夜里酒力散尽我悠悠转醒,只见满窗皓月正与卧处相对。
近看四周景象一派沉寂,远听各种动物也已悄无声响。
我真疑心玉壶中晶莹的清冰,也不会比这景象更澄净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深邃的园中度过一个清冷而静谧的夜晚,园中春意盎然却又带着几分寂寥。衣衫因连日寒雨而显得单薄,诗人在深夜里饮酒,酒力散去,便躺卧下来与窗外的明月为伴。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感受和审视。万象皆归于静谧,而远处的声响也仿佛断绝,这样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最后两句“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则是诗人对月光的赞美,将月光比喻为清凉如冰的玉壶,但即便如此,也还不足以与这夜晚的明洁相提并论。这样的描写不仅衬托了月色的皎洁,更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澈。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月色和个人感受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篇抒情寄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