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植松与桂,青青三万株
出处:《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 其四》
宋 · 李纲
寂灭乃可乐,纷华何足娱。
百年会有尽,富贵同邱墟。
不如早抽身,卜此山林居。
手植松与桂,青青三万株。
幅巾坐其下,萧散谁如吾。
衣食粗饱暖,身在即有馀。
归依金仙氏,妙契端不虚。
借问名利者,还有此乐无。
百年会有尽,富贵同邱墟。
不如早抽身,卜此山林居。
手植松与桂,青青三万株。
幅巾坐其下,萧散谁如吾。
衣食粗饱暖,身在即有馀。
归依金仙氏,妙契端不虚。
借问名利者,还有此乐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和作之一,名为《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四)》。全诗以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漠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句“寂灭乃可乐,纷华何足娱”,诗人直接表达了对世事繁华的不屑,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接着,“百年会有尽,富贵同邱墟”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短暂,富贵终将消逝的道理,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看破。
“不如早抽身,卜此山林居”则表明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手植松与桂,青青三万株”描绘了诗人亲手种植松树和桂花的情景,象征着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幅巾坐其下,萧散谁如吾”通过描述诗人穿着宽大的头巾,悠闲地坐在松树和桂花之间的情景,展现了他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最后,“衣食粗饱暖,身在即有馀”强调了诗人满足于简朴生活,认为物质上的富足并非幸福的唯一来源。
“归依金仙氏,妙契端不虚”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内心平和与智慧的境界。最后一句“借问名利者,还有此乐无”则是对那些追逐名利之人的反问,意在提醒他们是否能体验到诗人所追求的这种简单而深刻的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