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屋纸窗无限好,观书学字不妨清
出处:《寺前书院》
宋 · 郑刚中
竹屋纸窗无限好,观书学字不妨清。
谁知夜梦饶惊枕,庄舄依前自越声。
谁知夜梦饶惊枕,庄舄依前自越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竹屋:用竹子建造的小屋。纸窗:用纸糊的窗户。
无限好:非常宜人。
观书:阅读书籍。
学字:学习写字。
不妨清:不妨保持清静。
夜梦:夜晚的梦境。
饶惊枕:常常惊扰睡眠。
庄舄:战国时楚国大夫,这里借指自己。
依前:依旧。
自越声:发出越地的口音,比喻乡愁或身份的痕迹。
翻译
竹屋纸窗的生活宁静美好,阅读写字在此间也适宜清静。然而夜间梦境却多让人从睡梦中惊醒,就像庄舄依然发出越地的乡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专注的读书画面。"竹屋纸窗无限好",诗人赞美了简朴的书院环境,竹林围绕的小屋和纸糊的窗户,显得清新自然,为学习提供了理想的氛围。"观书学字不妨清",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和写字,心境都能保持清澈,有利于深入思考。
然而,诗的后两句转折,揭示出一丝微妙的情感。"谁知夜梦饶惊枕",夜晚梦境中却充满了困扰,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暗示了诗人内心可能有所忧虑或思绪纷繁。最后一句"庄舄依前自越声",引用典故,诗人以庄舄(战国时楚人)梦见自己回到越国仍发出越地语音的典故,表达了虽然身在书院,但心中依然难以割舍对故乡或现实世界的牵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的宁静与梦境的不安,展现了诗人对学问追求的同时,对于生活和情感的复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