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及西舍,更代哭与歌
出处:《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 其三》
宋 · 陆游
雨滴大梧叶,风转孤蓬窠。
秋色固凄怆,二物感人多。
日月行黄道,倏过如飞梭。
大计百年间,贵贱俱销磨。
东家及西舍,更代哭与歌。
若无杯中物,如此摇落何。
秋色固凄怆,二物感人多。
日月行黄道,倏过如飞梭。
大计百年间,贵贱俱销磨。
东家及西舍,更代哭与歌。
若无杯中物,如此摇落何。
注释
雨滴:形容雨点。大梧叶:大梧桐树的叶子。
风转:风吹动。
孤蓬窠:孤独的蓬草丛。
秋色:秋天的景色。
凄怆:悲凉。
二物:这两种景物。
感人多:触动人心。
日月:太阳和月亮。
黄道:天文学中的黄道带。
倏过:快速经过。
飞梭:像梭子一样快速。
大计:人生大事。
百年间:一生。
销磨:消磨殆尽。
东家:东边的邻居。
西舍:西边的邻居。
更代:交替。
哭与歌:哭泣和歌唱。
杯中物:指酒。
摇落:凋零,衰败。
翻译
雨点敲打大梧桐叶,风吹动孤独的蓬草丛。秋天的景色本就悲凉,这两种景物触动人心最多。
太阳和月亮在黄道上疾驰,犹如飞快的梭子。
人生大事不过百年,无论贵贱最终都会消磨殆尽。
东家和西舍,交替着哭泣和歌唱。
如果没有酒,面对这样的凋零又该怎样度过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怀十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雨滴大梧叶”描绘了秋雨打在梧桐叶上的场景,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接着,“风转孤蓬窠”以孤蓬随风飘摇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
诗人感叹“秋色固凄怆”,秋天的景色本来就给人悲凉之感,而这种感触在风雨交加中更为强烈。他进一步指出,日月如梭,时间飞逝,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无论贵贱都将经历生老病死的消磨。“东家及西舍,更代哭与歌”则暗示邻里间的悲欢离合,世事变迁。
最后两句“若无杯中物,如此摇落何”表达了诗人对于借酒消愁的无奈,面对人生的无常和萧瑟,如果没有酒作为慰藉,如何能承受这深深的秋意和人生的沧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陆游独特的秋日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