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应早退,貌恶自长贫
出处:《可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可惜功名会,先人反后人。
才疏应早退,貌恶自长贫。
草出偏含雨,梅开不及春。
徒然三载别,忧念累慈亲。
才疏应早退,貌恶自长贫。
草出偏含雨,梅开不及春。
徒然三载别,忧念累慈亲。
鉴赏
这首诗《可惜》(其一)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功名与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亲人深深的忧虑与思念。
首联“可惜功名会,先人反后人”,诗人感叹功名的得失往往与时间的流转相悖,先辈可能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而后来者却意外地实现了目标。这里蕴含着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反思。
颔联“才疏应早退,貌恶自长贫”则进一步阐述了对个人能力与外在条件的思考。才疏学浅之人应当适时抽身,避免不必要的努力与挫折;而外貌不佳者也难以逃脱贫困的命运,这句诗反映了对社会不公与个人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颈联“草出偏含雨,梅开不及春”以自然景象为喻,描绘了即使在恶劣环境中,生命依然顽强生长,但美好的事物却总是姗姗来迟。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际遇的一种隐喻,暗示了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徒然三载别,忧念累慈亲”直抒胸臆,表达了长时间离别亲人所带来的痛苦与愧疚,以及这种情感给长辈带来的负担。这一句充满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能尽孝的遗憾,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亲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