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全文

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

出处:《送司空神童
唐 · 王建
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
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
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

拼音版原文

xìnghuātánshàngshòushūshífèizhōngtíngchèndiéfēi
ànxiějīngshōuzhì

chūniánsuìzhùshān
qiūtángbáixiānshēngbiéxiàngqīngjīnjiùbànguī

xiàngfèngchéngchíjiànbiǎowànréncóngyǒuguānghuī

注释

杏花坛上:指种满杏花的讲学之地。
授书时:授课的时候。
不废:不忘,不耽误。
中庭:庭院中间。
趁蝶飞:追逐蝴蝶,形容孩童的天真活泼。
暗写:默默学习、研究。
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书籍。
收部秩:整理归类,掌握知识体系。
初年:早年,这里指七岁时。
著衫衣:穿上学者的服装。
秋堂:秋季的学堂,引申为离别的场所。
白发先生:年老的老师。
别:告别。
古巷:古老的街巷。
青襟:学子的衣服,代指同学或朋友。
独向:独自前往。
凤城:古代对京城的美称,这里指京城。
持荐表:手持推荐信,指带着推荐自己的文书。
万人丛里:众人之中。
光辉:因才华或成就而闪耀。

翻译

在杏花环绕的讲坛上授课时,也不忘在庭院中追逐蝴蝶的欢乐。
暗暗地研读五经并整理归类,年仅七岁便开始穿着学士的衣裳。
在秋日的讲堂上与白发苍苍的先生告别,回到古老巷弄里与昔日的同伴重聚。
独自前往京城呈上推荐信,万众之中因才华而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才子赴任的场景,充满了对其光明前途的赞美与期待。开篇“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两句,勾勒出一幕生动的画面:在杏花盛开的平台上,少年神童正在接受老师的教诲,即使是在这样温馨美好的春日,也不忘勤奋学习,追逐着中庭里的蝴蝶,象征着学问无止境。紧接着,“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两句,则透露了神童的才华横溢,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读五经,并且能够穿上成人之衣,显示出他的早慧与成熟。

中间,“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两句,描绘了神童告别师长和老朋友的场景。这里的“秋堂”指的是学校或书房,"白发先生"则是对年迈老师的尊称,而“古巷青襟”则是一种怀旧的情感,表达了对于过往时光的留恋。

结尾,“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两句,则展现了神童赴任之际,独自一人前往凤城(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是朝廷所在地),手持推荐表,预示着他即将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神童的才华与未来,还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与美好的画面。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