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幼共从师长五年,暮龄彼此各华颠全文

幼共从师长五年,暮龄彼此各华颠

宋 · 刘克庄
幼共从师长五年,暮龄彼此各华颠
我辞台斗先还笏,君望蓬莱忽引船。
差胜于朝于市者,相携某水某丘边。
老儒未至忘情地,便是瞿聃亦泫然。

注释

从师长:跟随老师和长辈。
华颠:指白发。
还笏:归还官帽或笏板,表示辞职。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岛。
某水某丘:泛指某个山水之地。
忘情地:无欲无求的境地。
瞿聃:即老子,道家创始人之一。

翻译

我们年少时一起跟随师长学习了五年,到了晚年各自都已白发苍苍。
我辞去官职率先归还笏板,你却突然决定驾船前往蓬莱仙境。
这比早晨在集市上相见要好,我们在某水某山边相伴。
即使老儒还未达到无欲无求的境地,连佛陀老子也会为此动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朋友久别重逢的诗,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幼共从师长五年”,表达了与同窗共度过漫长的学习岁月,而今已是“暮龄彼此各华颠”,时间流逝,头发斑白,分别后各自沧桑。

“我辞台斗先还笏”和“君望蓬莱忽引船”,则是对比两位朋友不同的人生选择。一人早已放下官职的重担,回归平淡;而另一位却依然向往着远大的理想,如同要到神话中的蓬莱仙岛。这种对比突显了两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差胜于朝于市者”一句,表明他们的相聚虽不常见,但胜过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市井生活。在“相携某水某丘边”的描写中,可感受到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即便是偶尔的相会,也如同在风景优美的水边或丘陵间共度时光,倍加珍贵。

最后,“老儒未至忘情地,便是瞿聃亦泫然”则表达了即使到了老年,这份对知识、对学问的热爱和渴望也从未减退。即便是在常人看来可能有些过于执着,但在诗人的心中,这种执著却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值得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岁月和人生选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