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通庐避湿,滩凿浪难生
出处:《我爱淳安好 其五》
宋 · 陈晔
我爱淳安好,忧民缺致盈。
渠通庐避湿,滩凿浪难生。
利涉津梁固,安行道路平。
夙宵虽黾勉,终愧汉公卿。
渠通庐避湿,滩凿浪难生。
利涉津梁固,安行道路平。
夙宵虽黾勉,终愧汉公卿。
注释
我:第一人称,指诗人自己。淳安:地名,可能指淳安县。
好:美好,形容淳安。
忧民:关心民众疾苦。
缺致盈:贫瘠不足。
渠:水道,沟渠。
庐:房屋。
避湿:防止潮湿。
滩凿:整治河滩。
浪难生:防止大浪产生。
利涉:方便渡河。
津梁:桥梁。
固:坚固。
安行:安全行走。
道路平:道路平坦。
夙宵:早晚,日夜。
黾勉:勤勉努力。
终愧:始终感到惭愧。
汉公卿:汉代的高官,这里可能象征贤能的官员。
翻译
我深深地爱着淳安县,忧虑的是百姓生活贫瘠而不足。为了防潮,人们开凿渠道让房屋靠近河流;防止洪水,河滩被精心整治,波浪难以生成。
这里的桥梁坚固,便于渡河,道路平坦,出行安全。
我日夜努力,但始终感到愧对那些像汉代高官那样的贤能之士。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淳安县的喜爱和对民生的关注。"我爱淳安好"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淳安的喜爱之情,"忧民缺致盈"则体现了他深沉的为民忧虑,关注社会福祉。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淳安人民通过修建水渠和防潮设施来改善生活条件,"渠通庐避湿,滩凿浪难生",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利涉津梁固,安行道路平"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工程带来的交通便利和安全,使得人们出行无忧。然而,尽管诗人日夜努力,但他觉得自己仍无法与那些汉代的高官相比,"终愧汉公卿"流露出一种谦逊和自我反省的态度,表达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为官者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淳安百姓的生活改善为主线,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