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月浩无际,此中离思生
出处:《月下寄徐希仁》
唐 · 卢仝
夜半沙上行,月瑩天心明。
沙月浩无际,此中离思生。
上天何寥廓,下地何峥嵘。
吾道岂已矣,为君倾兕觥。
沙月浩无际,此中离思生。
上天何寥廓,下地何峥嵘。
吾道岂已矣,为君倾兕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夜半:半夜。沙上:沙滩上。
月莹:月光皎洁。
天心:天空中心。
沙月:沙漠中的月亮。
浩无际:广阔无边。
离思:离别的思绪。
上天:天空。
寥廓:辽阔。
下地:大地。
峥嵘:险峻。
吾道:我的道路。
岂已矣: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为君:为了你。
倾兕觥:倾尽杯中美酒,兕觥是古代酒器。
翻译
深夜在沙滩上行走,明亮的月光照亮天空中心。沙漠中的月亮广阔无边,这中间滋生出离别的思绪。
天空多么辽阔,大地多么险峻。
我的道路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为你我愿倾尽杯中美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沙地上行走,仰望清明的月亮,心中涌现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诗中的意境开阔而深邃,通过对比天地之大与个人情感之重,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哲理和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夜半沙上行,月莹天心明。”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在广阔的沙地上独自行走,月光如水,映照出一片清澈。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明朗。
“沙月浩无际,此中离思生。” 这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广阔的沙地和辽远的月光,让诗人感到自己渺小,却在这广大之中,产生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上天何寥廓,下地何峥嵘。” 这两句是诗人在感叹宇宙之大和尘世之复杂。通过这种宏大的比喻,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映射出对朋友深沉情谊的不易。
“吾道岂已矣,为君倾兕觥。”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问和誓言。诗人自信自己的道路已经确定,不会轻易改变;而“为君倾兕觥”表达了为了朋友,哪怕是翻越重重障碍也在所不辞,这里的“兕觥”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高大险峻的山峰,象征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夜晚沙地上的月光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广阔、深邃且充满哲理的情境。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寄托,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