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江南杜宇影飘瞥,万里滇蜀啼不绝全文

江南杜宇影飘瞥,万里滇蜀啼不绝

出处:《葛衣公祠
清 · 吴镇
江南杜宇影飘瞥,万里滇蜀啼不绝
群鸟相从羽毛折,夜夜三更口流血。
葛衣老子尔何人,十年饱啖松山雪。
问之不答姓与名,仰天长啸中如结。
乞食来往金城市,补锅锯筒手皴裂。
相逢河西鲁朱家,杵臼订交讵亲切。
堂上击筑堂下吟,矐目佣人泣幽咽。
遗骨不归中原土,西南风至烟灰灭。
允吾古祠荐松肪,铁面梗裔陪俎列。
吊客莫叹葛衣单,海枯石烂臣心热。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镇的《葛衣公祠》描绘了一幅江南杜鹃悲鸣的凄凉景象,以及对一位神秘老人的敬仰和哀悼。首句“江南杜宇影飘瞥”,以杜鹃鸟象征哀愁,其身影飘忽不定,暗示了老人的孤独和事迹的传奇。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万里滇蜀啼不绝”、“群鸟相从羽毛折”等描绘,展现了杜鹃鸟因哀痛过度而羽毛脱落、夜夜悲啼甚至流血的场景,以此象征老人的坚韧和牺牲。

“葛衣老子尔何人”一句,点出老人穿着朴素,身份不明,但饱经沧桑,曾在松山雪地里生活。“问之不答姓与名,仰天长啸中如结”则揭示了老人的孤傲和深沉,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在啸天之间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中还提及老人在金城乞食,生活艰辛,与鲁朱家交往,虽亲密却带有磨难的痕迹。堂上击筑,堂下吟唱,佣人泣诉,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最后两句“遗骨不归中原土,西南风至烟灰灭”,表达了对老人死后未能落叶归根的哀伤,以及对祠堂祭祀他的深深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葛衣公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高尚人格的敬仰,体现了清诗的哀婉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