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今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
出处:《葛延之赠龟冠》
宋 · 苏轼
南海神龟三千岁,兆协朋从生庆喜。
智能周物不周身,未免人钻七十二。
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
君今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
智能周物不周身,未免人钻七十二。
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
君今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海:古代中国南方的大海,这里指代神秘而古老的象征。神龟:长寿的象征,寓意吉祥。
兆:预兆,象征。
朋从:朋友聚集,象征和谐。
周物:包容万物,形容智慧广大。
七十二:泛指众多,表示难以穷尽。
尔:你,指神龟。
小冠:小巧的头饰,可能象征尊贵。
岣嵝耳孙:岣嵝山的后裔,可能指某位能工巧匠。
创其制:创新制作。
宁复来:还能再来吗,表达对离去者的期盼。
相思:深深的思念。
翻译
南海的神龟活了三千岁,预示着吉祥的朋友聚集,带来欢乐的庆祝。虽然智慧无所不在,但并不局限在自身,难免被人探索无尽的奥秘。
谁能用你制成小巧的头饰,岣嵝山的子孙创新了你的形象。
你现在离去,还能再回来吗?想慰藉思念之情时,我会常常凝视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名为《赠龟冠》,通过对南海神龟三千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长寿的赞美之情。诗中“智能周物不周身”一句,深刻揭示了智者的自知之明,不仅仅是外在事物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理解与把握。而“未免人钻七十二”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在诗中提到“岣嵝耳孙创其制”,表现了他对于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尊重以及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智慧的敬仰。最后,“君今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两句,则流露出一种离别之情,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同时也是一种对于友人离去后的惆怅和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反映出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