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平生草,流传总在君
出处:《奉答萧山周子见怀之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蔡子平生草,流传总在君。
贫馀磨镜具,老有葬书坟。
自彼成黄土,人谁在白云。
殷勤持黍酒,养寿鹿麋君。
贫馀磨镜具,老有葬书坟。
自彼成黄土,人谁在白云。
殷勤持黍酒,养寿鹿麋君。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奉答萧山周子见怀之作(其二)》中的一节,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蔡子平生草”,开篇即以“蔡子”指代友人,用“草”字形容其平凡而坚韧的生命轨迹,暗含着对友人生前质朴生活的追忆。“流传总在君”,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精神品质的传承与敬重,认为友人的影响和精神将永远流传于世。
“贫馀磨镜具,老有葬书坟”,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在生活中的困顿与坚持,以及最终归于尘土的情景。通过“磨镜具”这一细节,展现了友人在逆境中仍不忘自我提升的精神面貌;“葬书坟”则象征着友人知识与智慧的永恒保存,即使肉体消逝,但精神与学问将永存。
“自彼成黄土,人谁在白云”,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友人与自然界的永恒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哀伤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如同白云般自由飘逸,超脱于世俗之上。
“殷勤持黍酒,养寿鹿麋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敬意。诗人通过准备黍酒和鹿麋,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的尊重与纪念,也寄托了对友人长寿与幸福的美好祝愿。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友人物质层面的缅怀,更是对其精神世界的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平的回顾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