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奏上帝,一岳留仙史
出处:《再至桐柏山》
宋 · 高似孙
此山即蓬莱,其下通弱水。
万里奏上帝,一岳留仙史。
逍遥丹霞上,出没流精里。
夜子鹤又叫,月晕风欲起。
自从西涧去,复见东峰峙。
松施神农萝,石护尧时髓。
无中犹有象,玄外更无旨。
略闻赤松道,浩劫不可纪。
万里奏上帝,一岳留仙史。
逍遥丹霞上,出没流精里。
夜子鹤又叫,月晕风欲起。
自从西涧去,复见东峰峙。
松施神农萝,石护尧时髓。
无中犹有象,玄外更无旨。
略闻赤松道,浩劫不可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弱水:神话中的神秘水域。
上帝:古代对天庭的称呼。
仙史:关于神仙的记载。
丹霞:红色的山霞。
流精:形容光华流动。
夜子鹤:象征祥瑞的鹤。
月晕:月亮周围的光晕,古人认为是天气变化的预兆。
西涧:地名,可能指诗人曾游历的地方。
东峰:与西涧相对的山峰。
神农萝:神农氏时代的植物。
尧时髓:尧帝时代的精华或神秘力量。
无中犹有象:看似空虚却蕴含深意。
玄外:超越常规或理解范围。
赤松道:道教中的仙人之道。
浩劫:巨大的灾难或漫长的时间。
翻译
这座山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境,下面直通神秘的弱水。它承载着万里的祈祷直达天庭,也留下了仙人的历史足迹。
在逍遥的丹霞之上,我穿梭于光华流动的领域。
夜晚,鹤鸣声起,月晕预示着风将要来临。
自从离开西涧,我又看见东峰巍然耸立。
松树上覆盖着神农时期的藤萝,石头里隐藏着尧帝时代的精髓。
看似空无一物之处仍有深意,超越玄奥之外更无言可表。
略有所闻赤松仙道,那永恒的劫难无法计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的《再至桐柏山》,通过对桐柏山的描绘,展现了其仙境般的风貌。诗人将此山比作传说中的蓬莱仙境,暗示了山中的神秘与超凡。"弱水"象征着通向神明的道路,"万里奏上帝,一岳留仙史"表达了对山中可能蕴含的神圣历史和仙人踪迹的想象。
"逍遥丹霞上,出没流精里"描绘了山中云霞缭绕,仿佛仙人出没于光华流转之间。"夜子鹤又叫,月晕风欲起"则通过自然景象增添了神秘气氛,暗示着山中的灵异与变化。
诗人感慨自己从西涧而来,再次见到东峰耸立,感叹松树如神农之藤萝般繁茂,石头似乎守护着远古时期的精华。"无中犹有象,玄外更无旨"进一步强调了山中深藏的奥秘和超越世俗的哲理。
最后,诗人提及"略闻赤松道,浩劫不可纪",暗指山中可能隐藏着古老的修道之道,时间的洪流在此显得渺小,表达出对永恒与不朽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思,展示了桐柏山的神秘与神圣,以及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