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山如雾复如烟,远山失却只馀天
出处:《立春日舟前细雨》
宋 · 杨万里
急风阵阵吹白尘,著人怪底湿衣巾。
隔溪平林横素练,起从山脚萦山面。
近山如雾复如烟,远山失却只馀天。
今朝春日得春雨,润物无声非浪语。
隔溪平林横素练,起从山脚萦山面。
近山如雾复如烟,远山失却只馀天。
今朝春日得春雨,润物无声非浪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急风:猛烈的风。白尘:白色的灰尘。
怪底:奇怪的是。
湿衣巾:打湿了衣服。
隔溪:隔着溪流。
平林:平坦的树林。
素练:白色的绸带。
萦山面:环绕山面。
如雾复如烟:像雾又像烟。
失却:消失。
只馀天:只剩下天空。
春雨:春天下雨。
润物:滋润万物。
无声:没有声音。
浪语:空话。
翻译
疾风猛烈地吹过,扬起满天白尘,奇怪的是,它为何会打湿人的衣巾。隔着溪流,平缓的树林像白色的绸带横跨在那里,从山脚蜿蜒绕过山面。
近处的山峦像被雾气和轻烟笼罩,远处的山峰只剩天际线模糊可见。
今天春日里下了春雨,滋润万物的声音虽轻,却并非空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立春时节的细雨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和生命滋养的感悟。
“急风阵阵吹白尘,著人怪底湿衣巾。” 这两句写出了初春时节,风起云涌,带来细雨,人们感到凉意,连衣带巾都被打湿,这种生动的描绘传达出季节转换之际大自然的活力和诗人的真实感受。
“隔溪平林横素练,起从山脚萦山面。” 紧接着,诗人笔触延伸到远处的景致,细雨如同轻纱般覆盖在溪流、平野及林间,给人以柔和宁静之感。
“近山如雾复如烟,远山失却只馀天。” 这里通过对比近山与远山的不同景象,展现了春日雨后迷离的美丽,以及距离所带来的朦胧感。
“今朝春日得春雨,润物无声非浪语。” 最后一句总结全诗,以轻柔细腻的笔触描绘春雨滋养万物的情景,无声地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不是随意的喧哗,而是大自然最真挚的语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立春时节细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