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碑残犹结客,颍州兵乱已无家
出处:《谒梅公墓》
宋 · 周紫芝
当年蛮锦织梅花,此日苍藤立暝鸦。
白水碑残犹结客,颍州兵乱已无家。
何年有客常留剑,举世知谁可押衙。
我一举杯浇马鬣,更从底处问侯芭。
白水碑残犹结客,颍州兵乱已无家。
何年有客常留剑,举世知谁可押衙。
我一举杯浇马鬣,更从底处问侯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谒梅公墓》。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已故先贤的追思与缅怀之情。首句“当年蛮锦织梅花”,以“蛮锦”和“梅花”为喻,既展现了梅公生前的才华横溢,又暗示了其品格高洁如梅花般傲骨。接着,“此日苍藤立暝鸦”一句,通过苍藤与暮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沉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梅公逝去的感慨。
“白水碑残犹结客,颍州兵乱已无家”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梅公墓前碑文虽残破但仍有访客前来凭吊的情景,体现了后人对梅公的敬仰与怀念;另一方面则暗指颍州地区因战争而民不聊生的惨状,间接表达了对战乱的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
“何年有客常留剑,举世知谁可押衙”两句,借“留剑”和“押衙”之事,表达了对梅公才能与品德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社会缺乏像梅公这样杰出人物的遗憾。
最后,“我一举杯浇马鬣,更从底处问侯芭”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行为——祭奠先贤,表达了对梅公的敬仰与怀念,并且以“问侯芭”这一动作,进一步深化了对梅公精神的追寻与传承的主题。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梅公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生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