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恍如丁令威,老怀成喜亦成悲
出处:《晚过常州》
宋 · 杨万里
常州曾作两年住,一别重来十年许。
岸头杨柳记得无,总是行春系船处。
自笑恍如丁令威,老怀成喜亦成悲。
人民城郭依然是,只有向来须鬓非。
岸头杨柳记得无,总是行春系船处。
自笑恍如丁令威,老怀成喜亦成悲。
人民城郭依然是,只有向来须鬓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常:曾经。州: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作:停留。
两:两个。
年:年份。
住:居住。
别:分别。
重:再次。
来:回来。
十:十个。
许:大约。
岸头:河岸边。
杨柳:一种树木,象征离别与回忆。
记:记住。
得:记得。
无:没有。
行春:春天行走,指过往时光。
系船处:系船的地方,象征旧地。
自笑:自我嘲笑。
恍如:仿佛。
丁令威:传说中的仙人,此处比喻久别重归。
老怀:老去的心情。
成喜:变成喜悦。
亦:也。
成悲:变成悲伤。
人民:百姓。
城郭:城市城墙。
依然:依旧。
向来:一直以来。
须鬓:胡须和鬓发,代指容貌。
翻译
我曾在常州住了两年,这次重来已隔了十年多。岸边的杨柳是否还记得,那些年总是用来系船的地方。
自己笑自己像丁令威,老去的心情既欢喜又悲伤。
人民和城郭依旧如昔,只是我的容颜已非当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曾经居住多年的地方,感受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情感的变迁。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景,以深沉的情怀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以及面对现实变化的无奈。
首句“常州曾作两年住,一别重来十年许”直接点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十年的时间让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复杂。紧接着,“岸头杨柳记得无,总是行春系船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现在却难以寻觅。
第三句“自笑恍如丁令威,老怀成喜亦成悲”中,“丁令威”是历史上的一位将军,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英勇气概已经随着年华的增长而逐渐消逝。诗人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反思,既感到欣慰,也不免带有悲凉。
最后两句“人民城郭依然是,只有向来须鬓非”表达了诗人对于周遭环境依旧的感受,但个人的变化却是无法挽回的。这里的“须鬓”指的是头发,暗示了时间对个人外貌和内心世界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抒写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事物变迁以及个人的成长与沧桑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