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总行旅,安用长歔欷
出处:《南望水涩舟不得去同行者谋就陆戏成自慰》
明 · 陆深
春江多柳花,风起花还飞。
夕阳敛飘荡,委地相因依。
行止谅有数,蚤暮同所归。
百年总行旅,安用长歔欷。
羲和无东回,安乐诚几希。
眇焉泣岐子,人远事己非。
飘飘山水间,志愿良不违。
朝多清风来,暮多繁星辉。
古称太史公,千载钦嘉徽。
夕阳敛飘荡,委地相因依。
行止谅有数,蚤暮同所归。
百年总行旅,安用长歔欷。
羲和无东回,安乐诚几希。
眇焉泣岐子,人远事己非。
飘飘山水间,志愿良不违。
朝多清风来,暮多繁星辉。
古称太史公,千载钦嘉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开篇“春江多柳花,风起花还飞”,以春日江边柳絮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夕阳敛飘荡,委地相因依”两句,通过夕阳西下,柳絮最终落地的场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归宿。
“行止谅有数,蚤暮同所归”表达了对人生轨迹的思考,无论早晚,都有其必然的归宿。“百年总行旅,安用长歔欷”则感叹人生如行旅,不必过于哀叹。接下来,“羲和无东回,安乐诚几希”借用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快乐难得的感慨。
“眇焉泣岐子,人远事己非”引用典故,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命运的无奈与感慨。“飘飘山水间,志愿良不违”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朝多清风来,暮多繁星辉”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希望与光明。
最后,“古称太史公,千载钦嘉徽”引用司马迁的例子,表达了对历史伟人的敬仰,以及对自身行为的期许,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被后世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自由、希望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