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荡晴空,豁视爽心目
出处:《大雾自东阿晓发》
清 · 曹庭枢
客梦唤不醒,晨鸡啼喔喔。
仆夫戒征车,琅琅振霜铎。
明星犹荧煌,轮蹄已纷错。
山行忽迷道,曀气喷岚毒。
窈郁遮树林,浸淫罩城郭。
昏昏阴髳卷,荡荡云海浊。
眯空吹若沙,湿衣细如霂。
东方忽瞳昽,银山揭赪玉。
须臾荡晴空,豁视爽心目。
迤逦投前村,川原寄遐瞩。
仆夫戒征车,琅琅振霜铎。
明星犹荧煌,轮蹄已纷错。
山行忽迷道,曀气喷岚毒。
窈郁遮树林,浸淫罩城郭。
昏昏阴髳卷,荡荡云海浊。
眯空吹若沙,湿衣细如霂。
东方忽瞳昽,银山揭赪玉。
须臾荡晴空,豁视爽心目。
迤逦投前村,川原寄遐瞩。
鉴赏
这首清代曹庭枢的《大雾自东阿晓发》描绘了一幅清晨启程时遭遇大雾的生动画面。首句“客梦唤不醒,晨鸡啼喔喔”以梦中被唤醒和鸡鸣声交织,暗示了黎明的到来。接下来,“仆夫戒征车,琅琅振霜铎”写出行人准备出发,车夫敲响车铃声,气氛紧张而有序。
雾中的景色逐渐展开:“明星犹荧煌,轮蹄已纷错”,即使星辰微弱,车轮与马蹄声在雾中显得模糊不清。随后,“山行忽迷道,曀气喷岚毒”描绘了行人在雾中迷失方向,雾气浓厚仿佛带有毒性,环境险恶。
雾气弥漫,遮蔽了视线:“窈郁遮树林,浸淫罩城郭”,树林和城郭都被浓雾笼罩,一片昏暗。“昏昏阴髳卷,荡荡云海浊”进一步渲染了雾的厚重和浑浊,如同云海翻腾。诗人运用“眯空吹若沙,湿衣细如霂”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雾的细腻和湿润。
然而,随着天色渐明,“东方忽瞳昽,银山揭赪玉”,雾气开始消散,露出曙光,犹如银山般耀眼。最后,“须臾荡晴空,豁视爽心目”描述雾完全散去,视野变得清晰,心情也随之开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雾起雾散的过程,既有旅途的艰辛,也有自然景观的变化,给人以视觉和心境的双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