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本来无事消魂得,作意撩人奈雨何全文

本来无事消魂得,作意撩人奈雨何

出处:《秋夜书事
宋 · 冯时行
灯暗文书隔縠罗,寒攲竹枕倦吟哦。
本来无事消魂得,作意撩人奈雨何
二十五声秋点冷,百千万绪客愁多。
海山寂寞应如此,琴自无弦一放歌。

拼音版原文

dēngànwénshūluóhánzhúzhěnjuànyínò

běnláishìxiāohúnzuòliáorénnài

èrshíshēngqiūdiǎnlěngbǎiqiānwànchóuduō

hǎishānkuānyìngqínxiánfàng

注释

灯暗:光线昏暗。
縠罗:轻薄的纱帐。
寒:寒冷。
竹枕:竹制枕头。
倦吟哦:疲倦地吟诵。
本来:原本。
消魂:心神恍惚。
作意:有意。
撩人:触动人心。
奈雨何:被雨声所扰。
二十五声:二十五种声音。
秋点:秋天的节拍。
冷:冷清。
客愁:旅人的忧愁。
海山:海上的山。
寂寞:寂寥。
无弦:没有琴弦。
放歌:放声歌唱。

翻译

灯光昏暗书页隔着薄纱,寒冷中倚着竹枕疲于吟咏。
原本心境平和,却因刻意触动而心神不定,只奈何这凄凉的雨声。
二十五种秋声透出阵阵寒意,千万思绪涌上旅人的心头。
海上的孤山想必也是如此寂寥,即使琴弦未调,也独自放声高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夜独处景象,通过对环境与心境的细腻刻画,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灯光昏暗,书本隔着纱罗,竹枕下倦懒地吟哦,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有些许萧索的氛围。

“本来无事消魂得”一句表明诗人原本无忧无虑,但却在这寂寞的夜晚里,无意中被撩拨出了心绪,难以入眠。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人世间温暖的渴望。

“作意撩人奈雨何”则显示出诗人在这秋夜之中,被连绵不绝的雨声所困扰,无法释怀。雨声仿佛成了他情感的象征,无处安放的心被无尽的雨滴不断撩动。

“二十五声秋点冷”一句描写了秋天的冷清和孤寂,每一次钟声都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季节的转换。诗人用“百千万绪客愁多”来形容自己心中的忧愁如同无数的线索交织,复杂而深沉。

最后,“海山寂寞应如此”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内心世界的一种认同和接受。面对广阔的自然界,诗人的心境也变得宁静而又有些许悲凉。他选择放下琴弦,无声地歌唱,这或许是他在寂寞中寻找的一种超脱和解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勾勒,表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愁绪,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无常的接受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