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分一滴清泉水,尽涤平生尘垢心
出处:《西湖即席和冷泉亭韵》
宋末元初 · 王义山
石溜寒泉山色阴,我来本不为花寻。
愿分一滴清泉水,尽涤平生尘垢心。
虚洞迂风桥畔过,急滩泻月水痕深。
襟期难与凡人道,好和沧浪濯足吟。
愿分一滴清泉水,尽涤平生尘垢心。
虚洞迂风桥畔过,急滩泻月水痕深。
襟期难与凡人道,好和沧浪濯足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诗人以独特的情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超然物外、洗涤尘俗的心声。
"石溜寒泉山色阴,我来本不为花寻。"
这一句中,“石溜”指的是溪流在石缝中的流动,“寒泉”则给人以清凉之感,诗人通过“山色阴”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而“我来本不为花寻”表明诗人的来意,并非为了寻常的花卉,而是有更深的追求。
"愿分一滴清泉水,尽涤平生尘垢心。"
这里,“愿分一滴清泉水”表达了诗人对纯净之物的向往,而“尽涤平生尘垢心”则是希望借此洗净一生的尘埃和污秽,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精神洁净的渴望。
"虚洞迂风桥畔过,急滩泻月水痕深。"
“虚洞迂风”形象地描绘了空旷幽深之处的风声,而“桥畔过”则是行走在桥边的景象。“急滩泻月”表现了急流中水花飞溅,仿佛能洗净一切的力量,“水痕深”则增添了一份深远和永恒。
"襟期难与凡人道,好和沧浪濯足吟。"
这里,“襟期”表达了对某种境界或状态的向往,而“难与凡人道”则是说这种追求不易为常人所理解。“好和沧浪濯足吟”则表现了诗人希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甚至愿意在波涛中漫步,以至于水湿鞋袜,也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泉水等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精神洁净、超然物外情怀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