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变后鲁叟笔,七国战处邹轲谈
出处:《芙蓉溪歌》
宋 · 唐庚
人间八月秋霜严,芙蓉溪上春酣酣。
二南变后鲁叟笔,七国战处邹轲谈。
人间二月春光好,溪上芙蓉迹如扫。
周家盛处伯夷枯,汉室隆时贾生老。
小儿造化谁能穷,几回枯蘖还芳丛。
只因人老不复少,有酒且发衰颜红。
二南变后鲁叟笔,七国战处邹轲谈。
人间二月春光好,溪上芙蓉迹如扫。
周家盛处伯夷枯,汉室隆时贾生老。
小儿造化谁能穷,几回枯蘖还芳丛。
只因人老不复少,有酒且发衰颜红。
鉴赏
这首《芙蓉溪歌》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芙蓉溪四季变换的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首句“人间八月秋霜严,芙蓉溪上春酣酣”,以对比手法开篇,八月秋霜的严酷与芙蓉溪上春日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接着“二南变后鲁叟笔,七国战处邹轲谈”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融入景物之中,鲁叟(指孔子)与邹轲(指孟子)分别代表儒家思想的不同流派,通过他们的言论来映射历史的变迁和思想的演变。
“人间二月春光好,溪上芙蓉迹如扫”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溪边的芙蓉花仿佛被春风吹拂,留下了轻盈的痕迹。接下来“周家盛处伯夷枯,汉室隆时贾生老”两句,通过历史上的伯夷和贾谊,表达了对盛世与衰落的感慨,周朝的繁荣与伯夷的坚守形成对比,汉朝的兴盛与贾谊的年老相映成趣。
最后,“小儿造化谁能穷,几回枯蘖还芳丛。只因人老不复少,有酒且发衰颜红”四句,以孩童的视角探讨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即使经历了枯萎与重生,但岁月的流逝却让人无法再年轻。诗人借酒抒怀,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