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调羹三宰相,可宽田父一扶犁
出处:《顾太史北上》
明 · 王世贞
仙郎青雀度梁溪,夹路春花醉不迷。
此去依然丹禁直,濒年强半碧山栖。
南溟气鼓宁容息,北斗名成孰与齐。
寄语调羹三宰相,可宽田父一扶犁。
此去依然丹禁直,濒年强半碧山栖。
南溟气鼓宁容息,北斗名成孰与齐。
寄语调羹三宰相,可宽田父一扶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顾太史北上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以“仙郎青雀度梁溪”开篇,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青雀渡过梁溪的典故,寓意顾太史如同仙人一般,乘着青雀般轻盈的姿态,穿越了春花烂漫的梁溪,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风姿。
“夹路春花醉不迷”,描绘了沿途春花盛开的美景,仿佛连道路都被春花所醉倒,暗示了顾太史在如此美景中也难以自拔,但最终还是坚定地前行。接下来,“此去依然丹禁直,濒年强半碧山栖”两句,表达了顾太史即将前往朝廷任职的决心,即便是在繁忙的官场中,他也会像过去一样,选择在碧山中隐居一段时间,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南溟气鼓宁容息,北斗名成孰与齐”则运用了南溟和北斗的典故,表达了对顾太史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官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最后,“寄语调羹三宰相,可宽田父一扶犁”一句,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向朝廷的三位宰相传达了对顾太史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体恤民情,让像顾太史这样的官员有更多时间回到田间,关心百姓的疾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民生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赞美了顾太史的才华与品德,又寄托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