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胜芳辰日渐暖,然灯美夜月初圆
出处:《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
唐 · 张说
江上春来早可观,巧将春物妒馀寒。
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
佩胜芳辰日渐暖,然灯美夜月初圆。
意随北雁云飞去,直待南州蕙草残。
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
佩胜芳辰日渐暖,然灯美夜月初圆。
意随北雁云飞去,直待南州蕙草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江上:江面。春来早:春天来得早。
可观:值得观赏。
巧:巧妙地。
春物:春天的景物。
妒:竞争。
馀寒:残留的寒冷。
水苔:水边的苔藓。
乌石:黑色的石头。
花鸟:花儿和鸟儿。
斗鸭栏:争艳的地方,可能指鸭子常出没的栏杆。
佩胜:佩戴着胜利的装饰(可能指花环)。
芳辰:美好的时光。
日渐暖:天气逐渐变暖。
然灯:点灯。
美夜:美丽的夜晚。
月:月亮。
初圆:刚刚圆满。
意:心意。
北雁:北归的大雁。
云飞去:随云飘向远方。
南州:南方。
蕙草:一种香草,象征春天。
残:凋零。
翻译
江面上春天来得早,景色宜人,仿佛在与残留的冬寒巧妙地竞赛。水中的苔藓围绕着乌石生长,花儿鸟儿竞相开放,争艳于鸭栏边。
佩戴着芬芳花朵的日子,随着日渐温暖,夜晚的灯火映衬着圆满的月亮。
心意随着北归的大雁飞向远方,直到南方的蕙草凋零才会回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生机与美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江上春来早可观"一句,直接点明季节的变化,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是值得欣赏的。紧接着"巧将春物妒馀寒"则透露出诗人对春意萌动中依旧保留着一些寒意的细腻感受。
第三、四句"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通过水苔缠绕在黑色的岩石周围,以及花朵与鸟儿争相开放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场面。
下半首由"佩胜芳辰日渐暖"开始,描写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逐渐升高,春意更加浓郁。"然灯美夜月初圆"则是对夜晚景色的赞美,月亮初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两句"意随北雁云飞去,直待南州蕙草残"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所思所想随着北归的雁鸟一起飘然远去,似乎在等待着某种时节或事件的到来。这里的"南州蕙草"可能象征着某种情感的凋零或者事物的末尾。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中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