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出处:《汪运干容安斋》
宋 · 方岳
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
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
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
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
谨毋屈声利,望尘拜轩车。
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
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
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
谨毋屈声利,望尘拜轩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笔峰:形容山峰高耸。庐:房屋。
半间云:半间云房,指简朴的居所。
束书:一捆书籍。
柴桑人:指陶渊明,他曾居于柴桑。
松菊居:以松菊为伴的居所。
北窗:北面窗户。
天地宽:视野开阔。
漉:过滤。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之地。
日月双车毂:比喻日月交替运行。
乾坤一蘧蒢:形容天地广大。
是身:此身。
犹自如:依然自由自在。
烟波:江湖烟雾。
健跨:矫健地骑。
缗渔:钓鱼。
告春暮:告知春天即将过去。
归锄:持锄归田。
尚堪:尚能。
文度:文雅的风度。
屈声利:屈服于声名利禄。
轩车:华丽的车子,代指权贵。
翻译
笔峰直插青天,下方可建屋居住。谁能共享半间云房,伴我阅读满架书籍。
你看那柴桑隐士,自爱松菊为邻居。
北窗视野开阔,不被世俗纷扰所困。
摘下头巾,用旧瓦滤水,高枕无忧入梦乡。
日月如车轮转动,天地广阔如一席草席。
这身躯有何用处?我心坦然,膝下自在。
在烟波中骑着小牛,寒冷石头边钓鱼是我乐事。
农夫告知春天已近尾声,山月伴我持锄归耕。
还能怀抱诗书,畅谈诗歌直到黄初年间。
切勿屈服于名利,对权贵之车尘莫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开篇“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两句,勾勒出一幅隐逸之境,山清水秀,足以安身立命。接下来,“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表达了诗人愿与自然为伴,与书为友的意愿。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两句,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赞美,柴桑之人自在,喜爱自己所处的林泉雅集。以下,“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北窗清阔,无忧无虑,不为世事所扰。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写出了诗人在古老的瓦屋中安然入睡,枕着华美的被褥,享受着悠闲自得的时光。“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则是对宇宙之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将时间和空间都纳入了诗人的审美视野。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不强求的生活态度。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和使用,内心也保持着从容不迫的状态。“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写出了诗人在山水间自由漫步的情景。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则是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提醒,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节奏。最后,“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不断探讨古代诗人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展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