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大泽岂无窟,荒郊短草真何意
出处:《放蛇引》
明 · 李梦阳
花蛇错落五色备,毁垣掘出蛇惊悸。
昂头宛颈若有诉,盘旋瞥捩如奔避。
深山大泽岂无窟,荒郊短草真何意。
豺虎公然白昼行,花蛇何得更纵横。
秪知毒口能戕物,未解皇天实好生。
洪流自古容微细,吾叱园丁纵蛇逝。
风驱雷霆急雨过,彩虹倒挂青天霁。
昂头宛颈若有诉,盘旋瞥捩如奔避。
深山大泽岂无窟,荒郊短草真何意。
豺虎公然白昼行,花蛇何得更纵横。
秪知毒口能戕物,未解皇天实好生。
洪流自古容微细,吾叱园丁纵蛇逝。
风驱雷霆急雨过,彩虹倒挂青天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放蛇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在废墟中发现了一条色彩斑斓的花蛇,它因挖掘而受惊,显得紧张不安,仿佛有所诉求。蛇儿蜿蜒曲折地逃避,让人联想到它可能在深山大泽或荒郊野外有自己的藏身之处。诗人借此寓言,批评豺虎横行而无辜生灵遭殃的社会现象,暗示花蛇虽有毒性,但也有生存的权利,不应该随意伤害。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法则的理解,认为即使微小如蛇,也应得到宽容,如同洪流容纳细流一般。他命令园丁释放蛇归于自然,寓意人应顺应天地之理,维护生命平衡。最后,以风雨过后彩虹挂天的景象收尾,象征着宽恕与新生,给人以希望和启示。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通过蛇的形象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教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