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折腰还五斗,渊明诗句酒中深
出处:《庄定山先生闻受平湖典教叠韵赠六律依韵奉答》
明 · 林光
武夷曾听棹歌音,闽越归来壁挂琴。
丹汞可无留世诀,白云长有傍山心。
平湖风月分诸子,南海烟波钓一任。
何处折腰还五斗,渊明诗句酒中深。
丹汞可无留世诀,白云长有傍山心。
平湖风月分诸子,南海烟波钓一任。
何处折腰还五斗,渊明诗句酒中深。
鉴赏
这首诗以庄定山先生为题,通过描绘其在武夷山聆听棹歌声后,归乡挂琴的情景,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诗人巧妙地将庄定山先生与陶渊明相联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首联“武夷曾听棹歌音,闽越归来壁挂琴”描绘了庄定山先生在武夷山聆听棹歌声,随后回到闽越家乡,将琴挂在墙壁上的画面,展现了他的闲适生活和对音乐的热爱。
颔联“丹汞可无留世诀,白云长有傍山心”运用象征手法,以“丹汞”比喻世俗功名利禄,“留世诀”暗示追求这些的艰辛,而“白云”则象征着自由和超脱。“傍山心”表达了庄定山先生对自然山水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颈联“平湖风月分诸子,南海烟波钓一任”进一步描绘了庄定山先生与朋友们共享平湖风月的美好时光,以及他在南海的烟波中自由垂钓的情景。这两句诗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尾联“何处折腰还五斗,渊明诗句酒中深”引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表达了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庄定山先生可能面对的世俗压力和对保持独立人格的坚持。最后一句“渊明诗句酒中深”则以酒中蕴含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庄定山先生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庄定山先生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友情和自由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