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杖策南野际,鹳鹤摩苍穹全文

杖策南野际,鹳鹤摩苍穹

出处:《春怀 其七
宋 · 汪莘
夹钟应和气,和气到天中。
半为枝间绿,半作水上红。
杖策南野际,鹳鹤摩苍穹
君子有本性,不受外物攻。
那能学攀桂,俯首嫦娥宫。
竦身摄倒景,与子凌刚风。
参旗一以展,欃抢避其锋。
举瓢酌云将,歌诗谢鸿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哲理。"夹钟应和气,和气到天中"写出了春天温暖和谐的气息充盈于大自然之中。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

接下来的"半为枝间绿,半作水上红"则具体描绘了春天景色,其中“半”字用得巧妙,既表达了生机勃发,也暗示了一种平和之美。绿意盎然的枝头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的红色相互辉映,展现了春色的丰富多彩。

"杖策南野际,鹳鹤摩苍穹"中,“杖策”指的是老人手中的拐杖和竹鞭,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出一幅闲适的田园风光。"鹳鹤摩苍穹"则表现了诗人对高远志向的追求。

紧接着的"君子有本性,不受外物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内心纯净的哲学观念。这是诗人的自我期许,也是他面对自然和社会时所持的心态。

下一段"那能学攀桂,俯首嫦娥宫。竦身摄倒景,与子凌刚风"中,“攀桂”指的是古人通过考取功名来攀附权贵的行为,而诗人却不屑于此,转而倾心于超然物外的境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功名的淡漠,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参旗一以展,欃抢避其锋。举瓢酌云将,歌诗谢鸿濛"则写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态度。他宁愿选择退让,以保持内心的平和,而不是去迎合外界的要求。

最后一句"举瓢酌云将,歌诗谢鸿濛"中,“举瓢”意指以酒杯对月而饮,这是古人一种高洁超脱的生活态度。"歌诗谢鸿濛"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咏诗词来抒发胸臆,以此作为对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一种感激与回应。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春日景象,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内心修养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