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再造河山替,岿然剩此身全文

再造河山替,岿然剩此身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再造河山替,岿然剩此身
死生提挈感,骚雅乱离人。
谁屋乌爰止,巢林燕不春。
言寻大雄氏,即此避嚣尘。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曹家达对陆涵年伯在庆祝古稀之年的自述诗后的回应。诗中充满了对陆涵年伯的敬仰与感慨。

首句“再造河山替”,表达了对陆涵年伯在动荡年代中,如同再造山河一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社会带来新的面貌和希望的赞美。接着,“岿然剩此身”一句,描绘了陆涵年伯虽历经风雨,但依然坚韧不拔,屹立不倒的形象。

“死生提挈感”则道出了陆涵年伯在生死之间,始终秉持着提携后人的高尚情操,令人感动。而“骚雅乱离人”则进一步强调了陆涵年伯在乱世中的文人风骨,以及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谁屋乌爰止,巢林燕不春”这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陆涵年伯如同乌鸦归巢,燕子筑巢,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暗示了他在精神家园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暗含了对陆涵年伯人格魅力的赞誉,以及对其所创造的精神环境的高度评价。

最后,“言寻大雄氏,即此避嚣尘”则是对陆涵年伯追求内心宁静,远离世俗喧嚣的生活态度的赞许。大雄氏是佛教中的一个尊称,这里借指陆涵年伯通过内心的修行,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陆涵年伯个人品质、生活态度及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社会、文化乃至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前辈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