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遣儿童勿浪传,按剑从来少人识
龟峰小儿骑竹马,笑挽朱轓归故闾。
门外春风吹画戟,小阁香浓绮疏碧。
苏州五字老更奇,东阳八咏人谁敌。
山堂闻说公自开,烟雨遥供翠鬟色。
更向招提山窟中,竹杖穿云饱经历。
夜上孤峰看明月,晓趁钟鱼着僧屐。
诗成知复几牛腰,倒廪倾囷公不惜。
他人举似与何人,知我耽诗老成僻。
平日看囊止一钱,惊见纵横着圭璧。
当遣儿童勿浪传,按剑从来少人识。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题为《李使君示开化诸诗》。诗中描绘了李使君从官场退隐后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闲适。
首句“使君一出承明庐”,以“承明庐”象征官场,形象地描绘了李使君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出来的情景。接着,“当年两佩龟峰鱼”一句,通过“龟峰鱼”这一细节,暗示了李使君曾经的显赫地位和荣耀时刻。
“龟峰小儿骑竹马,笑挽朱轓归故闾”两句,生动描绘了李使君回归故乡的场景,通过儿童骑竹马的活泼画面,以及“朱轓”(古代官员的车驾)的描写,展现了他归乡时的喜悦与轻松。
“门外春风吹画戟,小阁香浓绮疏碧”描绘了李使君归家后的环境,春风轻拂,画戟点缀,小阁内香气浓郁,绿意盎然,营造了一种温馨而雅致的氛围。
“苏州五字老更奇,东阳八咏人谁敌”两句,赞美了李使君的文学才华,将他与苏州的文士和东阳的八咏相提并论,显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成就。
“山堂闻说公自开,烟雨遥供翠鬟色”描述了李使君在山间建造的居所,以及周围自然景色的美丽,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追求。
“更向招提山窟中,竹杖穿云饱经历”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李使君在山中的生活,使用“招提”(佛教寺院)和“竹杖穿云”等意象,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夜上孤峰看明月,晓趁钟鱼着僧屐”描绘了李使君夜晚登高赏月,清晨与僧侣共行的场景,表现了他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成知复几牛腰,倒廪倾囷公不惜”表达了李使君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即使花费大量积蓄也毫不吝啬。
“他人举似与何人,知我耽诗老成僻”两句,点明了李使君的个性特点,他深爱诗歌,与众不同,只有真正理解他的人才能欣赏他的作品。
“平日看囊止一钱,惊见纵横着圭璧”通过对比,强调了李使君虽然物质上并不富裕,但在精神世界中却拥有珍贵的财富——文学才华。
“当遣儿童勿浪传,按剑从来少人识”最后两句,提醒人们不要轻易传播李使君的作品,因为真正的价值往往不被世人所熟知,需要有眼光和品味的人去发现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使君从官场到田园生活的转变,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和成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真挚情感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