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全文

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唐 · 李白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
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
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
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
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拼音版原文

shénnónghǎochángshēngfēngjiǔchéng
wényángzǎoshǔdāntáimíng

chuǎncānmiàoyínzhēnshēng
dàoxiānxīnjiāngyuánhuàbìng

lóuchūpénghǎifēijīng
sōngxuěchuāngwàixiǎochíshuǐjiēxiàmíng

dānshēngshīxuānmiǎnqíng
zhōngyuànhuìjīnxiélíngtàiqīng

注释

神农:传说中的农业始祖。
风俗:社会习惯。
紫阳客:指修炼仙术的人。
丹台:道教修炼之地。
妙气:神秘而有益的灵气。
步虚:道教修炼时的轻盈步伐。
古仙:古代的仙人。
元化:自然变化。
蓬海:神话中的仙山蓬莱。
玉京:道教中的天宫。
耽:沉溺。
笙歌:音乐和歌舞。
轩冕:官位和车服。
太清:道教指最高仙境。

翻译

神农追求长生不老,这种风俗早已形成。
又听说有位紫阳仙人,早早地在丹台上留名。
他呼吸着神奇的气息,轻声吟唱着仙人的真言。
他的道法与古代仙人相合,心灵与自然法则融为一体。
楼阁仿佛从蓬莱仙境升起,白鹤像是直飞向玉帝的天宫。
松树和雪花映照窗外清晨,台阶下的池水清澈明亮。
忽然沉醉于笙歌之乐,对世俗官位的兴趣大减。
他最终渴望得到仙界的金液,希望能携手升入太清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紫阳山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开篇“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两句,表明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风俗。

接着,“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两句,提到了诗人再次听说到紫阳山上的仙客,以及他们在丹台留下的名声。这里的“丹台”可能指的是道教修炼的地方,而“名”则代表了这些仙客的德行和成就。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道士在大自然中修炼的场景。他通过调息来吸取大自然中的清气,并且以空灵的心态来吟咏道教的真谛。

“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道行能够与古代仙人相提并论,内心也要达到与宇宙自然界融为一体的境界。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两句,通过对楼阁和鹤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紫阳山的仙境非凡,楼阁仿佛从云雾中升起,而鹤则如同穿梭于天界。

“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早晨景象,窗外是覆盖着雪的松树,阶下则是清澈见底的池水,这些都是修道之人清净生活的写照。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一句,表达了诗人偶尔沉浸在音乐和歌唱中,暂时忘记了身为仙人的庄严气度。这里的“轩冕”,指的是古代帝王或仙人的尊贵形象。

最后,“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得到仙药惠金液,以便与神仙一起飞升到更高的境界“太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寄托,展现了一位道士追求长生不老、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