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松根坐每酣,晚风随意扫晴岚
出处:《坐寺旁山大石偶得》
明 · 方献夫
大石松根坐每酣,晚风随意扫晴岚。
百千病孔磨人世,七十峰头寄佛庵。
开眼于今真自阔,安心到此更谁参。
翳门关口云深处,多少游人路未谙。
百千病孔磨人世,七十峰头寄佛庵。
开眼于今真自阔,安心到此更谁参。
翳门关口云深处,多少游人路未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坐在山间大石上,享受自然之美的宁静时光。首句“大石松根坐每酣”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仿佛他与松树根一同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接着,“晚风随意扫晴岚”则通过晚风轻拂云雾,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百千病孔磨人世”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烦恼的深刻洞察和对病痛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寻求解脱的决心。“七十峰头寄佛庵”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主题,将个人的追求寄托于佛教的智慧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
“开眼于今真自阔”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安心到此更谁参”则流露出一种自我满足和内心深处的平静。最后,“翳门关口云深处,多少游人路未谙”以云雾缭绕的山口为背景,隐喻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而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理解并走过这些艰难的旅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